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穿上棉”,最近一周北方秋雨频频,很多朋友开始出现感冒咳嗽、过敏性鼻炎等症状。虽说咱们讲究“春捂秋冻”,但是不该“冻”的部位不能“冻”,否则寒湿可是会不请自来的~
身上的这三大部位最惹寒湿:
1、肩部
夏季和初秋时身穿短袖、露肩装等,到了这个时候千万要打住了。肩颈后方有一个很重要的大椎穴,初秋阴雨天夹带着很重的寒湿气,如果此时露肩,就离颈椎病、头痛失眠不远了!
建议大家早晚出门时加一件薄外套,并配上一条薄的围巾,把肩部围住。睡觉时也不要再穿无袖睡衣,避免肩部和胳膊受凉。
2、腰腹部
腰部的保护在初秋尤为重要,尤其是肚脐部位的神阙穴、关元穴和后腰的命门穴,都是重要经络,且是人体最脆弱的地方,直通五脏六腑。
腰腹部受寒,会带来全身的不适感,腰酸背痛、失眠、肠胃不适、女性宫寒痛经、月经不调等等。
另外,由于湿气最喜油腻,腰腹部脂肪又较多,所以腰腹部的寒湿是最为难缠的,这也是很多人哪怕穿得再多也会常年感到腰部发凉、腰酸背痛的原因。这段时间不仅露脐装要压箱底,平时如果行走和骑车,最好在腰间系上护腰或衣物,把寒风挡在腰外。
3、足部
根据中医理论,脚为人之根,人体有6条经络都始于足部。民间就有“寒从底来”的说法。
脚底心的重要穴位涌泉穴一旦被寒湿入侵,就会带来膝关节酸疼、风湿关节炎等问题。并且肾气始于足下,脚受凉直接伤的是肾气。
夏天可以穿凉鞋、赤脚下水,这个时候就不适合啦。早早地穿上鞋袜才是正确的选择~
不过说实话,百般小心也会有中招的时候,尤其是在三伏天没有充分祛湿排寒的朋友,旧寒未去又添新寒,那叫一个难受!
趁着刚入秋,赶快及时做瓷灸,祛祛寒湿~
根据全国各地的顾客真实反馈,平均坚持瓷灸3次后,身上寒湿症状就有明显改善。
通过米晶瓷灸材料对全身进行温和热灸,把身体积攒已久的寒湿气排出体外,像初秋容易出现的感冒、疲乏、鼻炎、肩颈酸痛等情况,每周2-3次瓷灸,调理效果立竿见影。
而针对长年累月积下来的老寒湿症状,比如老寒腿、月子病、宫寒、习惯性失眠等,则是建议大家用瓷灸+局部调理+家庭自愈的方式。
健康管理师会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定制调理方案,在店内完成瓷灸项目和局部调理后,可将木研本济草本精华套装带回家中,每天在自愈视频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,如此就能达到更好、更快的调理效果~
木医瓷灸,专注解决寒湿问题。秋风秋雨再寒凉,有木医也不怕!现在就联系你附近的木医健康馆获取专属定制寒湿调理方案吧~
木医瓷灸全国咨询热线:400-151-0881